浙江工业大学组织师生观看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7-11-15 09:03:00 发布人:朱文博 阅读量:744
为加强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党性意识和整体素质,2017年11月14日下午15:00,在理学楼报告厅,浙江工业大学研工部组织师生观看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5:00-17:30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浙江工业大学理学楼报告厅,广大师生也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的观看。报告会邀请了李晓红、邱勇、周琪三位院士做了精彩报告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将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指出,科学研究的学术训练和科学道德规范,是以科学为业的“两个轮子”,也是在科学殿堂中探寻求索的“两个翅膀”。万钢表示,创新的时代,要有与之相应的科学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科学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创新是科研价值的体现,科学家以探求科学真理为目标,就要以实践来验证科学真理,而创新性国家不仅要求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要有丰厚的创新文化土壤,诚信不仅仅是学术共同体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应当秉持的职业操守,也应当成为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院士表示,青年人是祖国未来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力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重任在肩,使命光荣。他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们要在科研工作中坚守一条红线、树立一颗红心:“坚守一条红线,就是要遵从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规范,我想这条红线既是指道德的底线,也是指法律的底线。坚守红线是最基本的要求,还要树立一颗红心,这个红心就是爱国之情和科学报国之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院士表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建设路径只有一条,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撸起袖子加油干。他说,科学家需要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拼搏奋斗:“中国的科学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国家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韧,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没有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浙江工业大学的广大师生认真听取了报告。报告会中三名院士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恪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学术品格,做优良学术的实践者、优良风气的维护者,积极弘扬科学道德精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良学风氛围,推动学校科学道德和学风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