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计忆骄傲”学工品牌入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题
发布时间:2013-01-16 10:04:38 发布人:admin 阅读量:866
1月14-15日,《浙江工业大学报》头版、学校校网新闻专题报道我院“计忆骄傲”学生工作品牌。入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题材。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无疑让国人为之振奋。这一历史性时刻,让我们对坚持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自信。作为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集中地,如何发挥高校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这是高校工作者在十八大后面临的新课题。时逢党的十八大召开,计算机学院围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计忆骄傲”品牌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探索思政工作新方向。
年度颁奖表彰盛典、《计忆骄傲》编写和剪彩、学生明星、签名墙与微博互动、鲜花与掌声、红地毯与星光大道……当传统元素与学生特色相结合时,巧妙地凝聚成了“计忆骄傲”品牌活动引人注目的亮点。在计算机人心中,每年的“一本书”、“一颁奖”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是计算机人自己的盛典,这是分享与记载计算机学子荣耀的骄傲时刻。
候选人与获奖者:这是对自己最好的鼓励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有明确的学业规划和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绩点排名年级第一,多次获科技竞赛奖项;工作细致周全,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主动为学习困难同学提供辅导,所在班级平均绩点为年级第一。”——这是2011年度颁奖盛典组委会给予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应豪超的颁奖词,那一年他大二。2012年的颁奖盛典上,当他再次站在国奖颁奖台上时,他说:“每一次颁奖都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紧张又激动,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的一份荣耀,它让我明白要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我还要做得更好”,获奖者2011级学生彭宏伟如是说。
“计忆骄傲”年度颁奖盛典自2010年始至今举办了三届,每年的盛典学院都为在一年中涌现出的各类优秀学生个人、优秀学生集体颁奖,如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党团员、校院级团支部班级、校级十佳十优社团、文明寝室建设先进集体等等。对于候选者而言,能够盛装出席颁奖现场,在聚光灯的照耀下代表自己或是所在集体总结过往一年的奋斗历程、畅想未来道路的规划,感受在场师生们鼓励的掌声,那一刻虽短暂,但却激动人心。这也是每年颁奖盛典座无虚席,百余名获奖代表悉数到场的原因所在。
“榜样教育的过程首先应该具备感动自身的力量,只有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染他人。”作为“计忆骄傲”颁奖盛典的发起人之一,陈晓倩老师一语中的地概括了学院学生思政工作中的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盛典上我们还能看到亲切熟悉的身影——那些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老师们。他们有的是“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有的是浙江工业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者,也有的校级优秀辅导员,各年级的优秀班主任们。当同学们自发地为辛勤的育人教师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祝福视频,当老师们从学生手中接过鲜花时,一股暖流在颁奖现场流淌。不少老师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言语之间几次激动得哽咽。
着力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是计算机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践行与不断提升的要求。通过“计忆骄傲”颁奖盛典,真实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搭建了师生无障碍沟通的桥梁,有效地推进了学院“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合力育人”工作机制的健全。教师们更加乐于奉献、对学生更加充满关爱。就像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我最喜爱的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龙妈”的龙胜春老师在“计忆骄傲”颁奖盛典上说的:“我会更加努力!”
读者与观众:榜样效应辐射,下一年 “榜样”就是我
中国有一句老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其中的“计”寓意着筹谋和规划。在“计忆骄傲”品牌活动的打造中,特别关注的是同学们的需求,以榜样的力量鞭策每一位学子寻找努力的方向,因人而异,及早规划。
与颁奖盛典一样同为学院师生们期待的就是《计忆骄傲》一书。
“无数的获奖历程,早已标志着这样一支团队成为了代码王国的勇士,他们在这历程中为了最初的热爱放弃了很多本可以轻松度过的时光”,这是2012年《计忆骄傲》一书中的文字,文章讲述的是学院3名在校生组队刻苦训练、一步一步爬上ACM全球决赛巅峰的励志故事。很多看过这篇文章的同学尤其是新生,无不心生敬佩和羡慕之情,一些对编程语言感兴趣的同学在书中深切感受到了ACM的魅力,也进一步了解了学院在ACM以及专业竞赛培育上的举措,在各级比赛中争相报名、小试牛刀。
尽管每一年的《计忆骄傲》角度不同,但同样极具代表性。从《计忆骄傲·榜样学子的成长心路》、《计忆骄傲·讲述校友的奋斗历程》到《计忆骄傲·感受团队的力量》,三年中书本汇编与采写了近一百名学院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优秀学生、优秀校友。一篇篇文章语言真挚、内容感人、文字朴实,不仅描述了计算机学子们的先进个人事迹和团队故事,更折射出计算机人的鸿鹄大志、昂扬风貌和脚踏实地。
“看到校友、学长们在大学期间的成长过程,很好地证明了优秀是一种习惯”、“原来大学里有很多锻炼人的平台”、“他学习成绩好,团学会工作又做得出色,是我学习的榜样”、“考研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像学长一样创业”……这些都是同学们的读后所感。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在计算机学子们的心里,《计忆骄傲》的书中自有努力目标、学习榜样和奋斗方向!
“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学校学生工作理念,更是学院学生工作的红线和根基。因此如何全方位育人,使得学生能够行行出状元,是计算机学院思政教育一直探索的。学院每一个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心里都明白,既要把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确保安全稳定,又要为全院近3000名研本学生创造“百家齐放、百将争鸣”的成才氛围。
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学院重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下培养出了各种类型的优秀学生,在同学中发挥了榜样模范作用。如学院“党员之家”依托“890”院长热线和教师党员先锋“560”义务答疑站两大服务平台,实施志愿者服务先锋工程,出现了不少在社会志愿服务上出色的学生党员。每年的颁奖盛典上,校十佳社团“心灵使者协会”备受瞩目。在学院成熟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下,学院心灵使者们参加朋辈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开展班级心理团辅、参演心理剧、共建春晖社区生命教育基地,心灵使者们在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中大大提升自身的能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种成长成才平台都是计算机学子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每一类育人实践活动都能折射出身边榜样的闪光点。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一个人都奋发向上,他们相信:只要用心努力,下一个榜样就是我!
编委组与筹备会:收获能力,更收获正能量
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写作是最不擅长的一项技能。可“计忆骄傲”就是有这样的吸引力,无论是科研项目众多的研究生还是学业繁重的本科生都使出浑身解数,跃跃欲试。
每年《计忆骄傲》一书的汇编筹备过程中,编委组都会收到同学们的来稿无数,尽管有些稿件辞藻不华丽、文字不加修饰,尽管有些文章错字病句不断,但编委们仍然觉得很欣慰。参加了两年《计忆骄傲》一书创作审稿的大三学生葛云鹏说,“藉着编写书籍的机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奋斗历程,这不仅仅是一次编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为了更好地选材,选取最富有代表性的榜样事迹,捕捉到更多的榜样力量,每一次《计忆骄傲》的筹备工作都长达半年之久,从专题培训、设计排版到校稿审核,期间有不少编委外出校园几次邀约采访校友,一二三稿反复修改与交叉检查,有时为了文章创作的连贯性挑灯赶稿。虽然很辛苦,但是当中的过程却让还在大学校园里的同学们着实得到锻炼。
“写完采访稿,只是突然觉得所有成功的光环背后都是几多艰辛。相信我也可以执着自己的梦想,在某天不经意转身之际,也成为一名勇士”,这是编委、大二学生劳育聪的创作后感。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不仅体现在编委组的身上,颁奖典礼筹备组的同学也深有感触。现任学院团学会主席的马清骁是2011年度“计忆骄傲”颁奖盛典的筹备组成员之一,回忆自己参与的颁奖盛典,他总结道:“这台盛典使优秀学子有了更强烈的荣誉感,而筹备的过程本身是工作人员的自我提升,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团队很好地一次磨合。”
确实,每年的颁奖盛典筹备组都从学院团学会智囊团中精心挑选组成,在项目制运作的工作模式下每个人迅速找到自身定位,各司其职,尽其所能。“筹划、组织、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更培养了我们高效的办事能力和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2012年度颁奖盛典筹备组成员姚臻平如是说。
在计算机学院学生思政工作中,全过程育人无处不在。新生始业教育、年级趣味运动会、团学干事成长营、“我型我宿”寝室文化节、浙江工业大学电脑文化节、浙江省创新创业服务外包大赛……各类学院组织或承办的活动中,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
任何一个品牌的生命力都依赖于它本身的价值。作为学生工作品牌,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的真正需要。“计忆骄傲”品牌的推出仅只三年,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榜样的力量代代相传,每一个计算机学子用青春、智慧、勤奋为“计忆骄傲”书写着奋斗故事,传递着榜样力量……
《“计忆骄傲”,榜样力量在传承》校网首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