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外语、人文三学院联合新媒体工作交流会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2-10-18 01:42:00 发布人:杨禹 阅读量:227
为持续优化高校二级学院新媒体工作路径,写好融媒答卷、树牢窗口意识,10月14日晚上,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三院联合新媒体工作交流会在朝晖校区邵科馆209会议室举行。
人文学院团委书记、新媒体指导老师郑昱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团委副书记、新媒体指导老师杨禹,外国语学院新媒体指导老师董佳琦及各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新媒体工作骨干到场参会。交流会由杨禹主持。
交流会伊始,各学院新媒体工作主要负责人围绕队伍建设、分工情况、排版风格、审核机制等内容简要介绍了本学院工作概况。计算机学院宣传部负责人叶圣炜、E度工作室负责人邱香凝同学就本院的新媒体工作队伍、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人文学院宣传组负责人梁可欣同学着重谈到了如何提高推送审美,结合配色方法、素材渠道、排版技巧等展开分享。外国语学院语林之声负责人徐文辉同学介绍了工作流程、考核办法等,并列举了学院公众号现有的特色栏目。
接下来,各学院逐一对当前的院本特色作了重点介绍,包括本学院新媒体工作中的特色品牌栏目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等。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助理解胜盛同学提出,要努力构建大宣传体系,打造全媒体矩阵,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人才培养,“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人文学院创意中心分管主任任思颖同学以日新人文公众号“有趣”“有料”“有爱”三个板块为蓝本,介绍了公众号的定位与构成,并希望依托视频号运营发挥好专业优势,实现“视听结合”的畅想。外国语学院创意中心分管主任陈楚仪同学主要回顾了“语林之声”公众号现有的整体框架和类目体系,并以“开卷有益席”“语林之光”“青语行动”等三个类别为例对专业特色和工作亮点作了分析说明。
进入交流讨论环节后,三个学院的新媒体工作骨干畅所欲言,纷纷就日常工作中困惑已久的问题与难点向在座师生寻求建议。谈及如何发挥创意时,同学们提出,头脑风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的灵感。而公众号作为二级学院工作展示、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如何更好地将专业特色、学院特色融入新媒体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大家共同思索的问题,与会人员围绕这一话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各学院间热诚对话、友好交流,充分展现了新媒体人见贤思齐、取精用宏的工作态度。
会议尾声,人文学院团委书记郑昱琳作了总结发言,表示本次交流会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学院的配合,对与会人员的“干货”分享和工作方法予以肯定,希望未来能够与两院保持友好交流、共同进步。
本次交流会旨在分享三个学院对新媒体工作的心得体悟,在三方对话中相互学习借鉴,为破解既有难题、明晰未来方向提供了宝贵思路,也为未来深化新媒体工作框架下跨学院、跨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