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首页>>学工新闻

【溯采论坛】韩光洁教授应邀作《科技创新思路与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撰写方法》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1-06-02 09:40:00 发布人:周超 阅读量:333

孟夏时节,群贤毕至;溯采论坛,济济有众。

2021年5月31日下午,河海大学韩光洁教授应邀作“科技创新思路与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撰写方法”主题讲座,于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计算机楼A105会议室举办。其目的在于为在场的师生们讲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和十年高水平期刊论文撰写的经验和体会。本次活动系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溯采讲坛系列专题讲座,计算机学院孔祥杰教授主持本次报告。

 

主讲人介绍:韩光洁,博士、河海大学教授/博导,IET Fellow,EAI Fellow,CCF 杰出会员,IEEE 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物联网、智慧海洋、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近年来在IEEE JSAC, IEEE COMST, IEEE TII, IEEE TMC, IEEE TIE, IEEE TPDS, IEEE TCC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IEEE/ACM Trans. 系列汇刊60+篇),目前为止Google Scholar引用次8600+次,H-index为46等多项荣誉。已出版专著3部。主持/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共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9件,PCT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授权专利各1项。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 Systems Journal 2020最佳论文奖。连续2年(2019,2020)入选全球排名前2%的科学家(Stanford University List of Worlds Top 2% Scientists),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 Scientific Impact 排名),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目前任多种国际期刊(其中包括IEEE JSAC, IEEE Communication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Network, IEEE Systems, IEEE TII)编委或客座主编。

在本次讲座中韩光洁教授向与会师生详细讲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撰写高质量论文的方法。开篇明义先阐述了什么是高水平论文:与自己的研究高度相关,或能启发自己去产生ideas、开拓出更高水平研究的论文,真正的“高水平论文”可以帮助学者进行研究选题、研究立论。

韩教授表示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而研究问题可以通过生活点滴中思考所得,科研人员所撰写的论文需要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展开。

那么具体的问题来源有哪些?

1. 生产实践   2. 科学文献         3. 导师和前辈  4. 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5. 朋友和同行 6. 工业界和学术团体 7. 调查和统计  8. 其他途径

同时在前期阅读文献时需要注意本篇论文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重要性是什么以及本文解决方式与前人相比有什么创新之处等问题。其次提出了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应具备的要点,介绍了整篇论文的策划布局及撰写易读懂论文的方法,并着重强调了图示的重要性,用图来解释说明本篇论文的研究过程、方法、发明或发现。

同时韩教授指出,在发表论文阶段会出现若干问题,比如论文投稿之时可能会面临被拒的风险,这时候应该虚心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尽可能的去修改,要遵从初心,不能偏离了方向。而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作者也能发现很多之前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日后的科研学习提供思路。在这之后,韩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文章撰写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一位是引言,第二位是摘要。在引言中主要是详细的讲述文章的“故事”,一篇好的文章在引言部分就会把文章的“故事”讲好,同时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而论文的摘要部分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韩教授通过具体打卡内容的方式展示分享了自己团队中在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日常科研学习情况,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科研学习习惯,善于发现创新切入点,积极参与学术讲座等系列科研活动,相信高水平论文一定是厚积薄发后的结果。其团队成员刻苦努力的状态打动了在场所有的听众,现场同学深受鼓舞

讲座的最后,现场师生还就实际论文撰写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韩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在场的听众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韩光洁教授此次针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经验的分享,本次溯采论坛圆满落幕。